原历史中的“五代十国”之中,要说存在感最低的,除去已亡之闽国与前蜀,便要属割据岭南的南汉了。对此历史稍有涉猎者,都知道,这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给人印象最深者,便是“太监王朝”。
当然,就目前而言,南汉主刘晟当朝,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乱政。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正史中,要等刘晟驾崩,其子刘鋹继位后,南汉才正式朝着“奇葩”进化。
到那个时候,才是为不少人所熟知的,在南汉,想要当官,必先行阉割。理由也荒愚可笑,就是群臣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王室。
当然,另一方面,与宦官之祸相对应的,便是巫政之弊,从刘晟开始,便是亲信巫女,由彼等干政,决国事。
刘承佑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有些模糊,不过如今经过赵普一番讲解,又逐渐清晰了,并且有了些更深的了解。
“如你所言,伪朝弊政若此,不足虑也,山岭瘴气也不足以为其屏障,早晚必取之!”意态之间尽显自信霸气,刘承佑对赵普吩咐着:“传来使吧!朕倒要听听,其来意如何?”
“是!”
没有一会儿,南汉使臣陈延寿在内侍的引导下进入崇政殿,扫着威严大殿,御案高凌,只瞟到点案后的明黄身影,下意识地便拜倒:“小的陈延寿,参见陛下!”
这哪有一国使臣的风范,狼狈之表现,近乎家奴。刘承佑在案上,正吃着饼,喝着粥,花样丰富的清粥尚冒着热气。
抬眼打量着陈延寿,一身华服,穿金戴玉,珠光宝气,胡子修得很好看,满身得体,但其表现与之相比,却是反差极大,在刘承佑看来,与汉宫之中的那些内宦、太监们并没有多少区别。
“使臣何来啊?”没有让其起身,刘承佑仍旧慢条斯理地啃着饼,随口问道。
陈延寿似乎有些紧张,脱口应道:“小的自番禺而来。”
对其回答,只能用“实诚”来形容了,刘承佑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此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天子——”
话刚说出口,便被侍立在旁的赵普给喝断:“大胆!大汉天子在此,你家国主焉敢僭称,难道不知此乃十恶灭族之罪吗?殿前卫士何在,将此獠锁拿出殿......”
刘承佑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并没有表态,任由赵普发挥,对其逾越不以为意。
而被赵普这番喝骂,陈延寿愣了下,随即面有惧色,反应过来,连忙朝刘承佑磕了下头,道:“小的有罪9请陛下饶恕啊!”
挥了下手,撤去入内的卫士,刘承佑看着陈延寿的目光也有些冷淡:“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雄立于中原,朕居以御天下。这些年来,朕东征西讨,南唐、西蜀争相臣服,他刘晟还敢僭居帝位,欲对抗大汉吗?”
“这......”陈延寿听汉帝这般说,心里有些委屈,他只是个内侍使臣,与他无干啊。
见其狼狈表现,刘承佑又淡淡道:“说吧,刘晟遣你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国主派小的来,一为庆贺陛下文治武功,收取荆南、湖南;二为桂阳山口的冲突解释,请求陛下谅解;三为修贡通好,欲与陛下永结同好,约为兄弟之国......”这一回,陈延寿却是回答地熟练了几分,明显是背过的。
只是,经刘承佑君臣那般震慑之后,仍旧照本宣科,可见其愚,抑或是过于紧张了。
“呵,呵呵......”刘承佑不禁笑了,笑声飘荡在殿中,击打在陈延寿心头,令其发慌。
“赵卿,你听清了吗?那刘晟竟然还想与称兄道弟呢!”
回过头,刘承佑目露寒光,冷冷直视陈延寿:“朕问你,大汉立国已九载,这么多年,为何到如今,才遣你北上修贡?”
“国主早有修好之心,只是山高路远,道途难行,再兼前与湖南交恶,受阻于周逆,因此而有所怠慢。所幸陛下英明神武,一举收取荆湖,消除逆乱,使岭南与中原相通,国主渴盼数载,终可遣使来朝,以表衷心!”陈延寿应道,大概是慢慢地适应了皇帝的气场与殿中的气氛,回答得倒也从容了许多。
注意着此人脸上明显的谄媚之色,刘承佑心里谈不上厌恶,也并无什么情绪,实则他脸上的波动都是作秀成分多些。
“这么说来,倒是朕误会刘晟了,没能体谅他的难处?”刘承佑悠悠道。
“陛下言重了!我家国主岂敢?”陈延寿拜道:“只是久未来朝,心存忐忑,如能得陛下谅解,那是敝国上下的荣幸。小的能替国主,拜谒陛下,耳闻圣音,亦是小的几世修得的福分!”
这阉宦,倒也蛮回说话的,在南汉,就是这般整日谄幸刘晟的?
“罢了!”听其言,刘承佑摆了摆手。
“谢陛下!”
“先别忙着些!”刘承佑打断他,逐渐收起了所有情绪,盯着陈延寿,认真地说:“你的来意,朕听的很清楚!刘晟道贺之意,朕心领了,桂阳山的冲突,朕也计较。”
“至于两国同好修贡,朕也同意,但是!”刘承佑的话里明显有个停顿:“有两个前提,其一,改国号,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其二,去帝号,岭南世为国家臣属,这是不容更改的。至于称臣岁贡之细节,朕自会遣人修订,届时你带回去!”
“听明白了吗?”刘承佑声调一扬,让陈延寿身体不由一震。
“小的明白了!”赶忙应道。
“明白了就好,回去敬告刘晟,要修好,就要拿出诚意来!”刘承佑淡漠道。
“是!”
说完,刘承佑厉色隐去,表情又变得温和起来,看着陈延寿,语气中竟带着点笑意:“跪了这么久,腿也酸了吧,平身吧!”
闻言,陈延寿这才反应过来,入殿之后,自己一直是下跪问对,实有失一国使节的风度。不过,突然面对汉帝那温和的语气,一时间也有些受宠若惊:“多谢陛下!”
“你自番禺到京,冒暑远来,一路辛苦了,这几日,可在东京好好休息,看看开封风物!”刘承佑又说。
“是!”
待陈延寿退去,刘承佑却是不禁大摇其头:“有此等人为使,可知刘晟用人、治政之弊了!”
“陛下同意与伪朝修好,实乃一石三鸟之策啊!”赵普则朝刘承佑恭维道。
“是吗?说说看!”刘承佑似乎有些意外。
赵普说:“其一,可稍安伪朝之心;其二,不论岁贡多少,皆可补充财用;其三,趁着修好的时间,我朝可整军修武,既为南进做准备,同时发兵取川蜀!”
“于朕而言,倒也仅看中了那点岁贡小利,只因为短时间内,无意继续南下罢了。至于其他,却无碍于大局,天下形势如此,又有何人,何等势力,能阻朕成就一统?”刘承佑淡淡道。
“陛下之睥睨豪情,令臣钦佩啊!”赵普说。
刘承佑笑了,每每听赵普说些吹捧之辞,他就觉得心浮异样。千古名臣,也是会进谗献媚的,他对此越发有体会了。
“这是此番伪朝入贡礼单,请陛下御览!”赵普呈上一封册章。
翻开稍微浏览了一遍,金2000斤,银5000斤,各类药材1000斤,绢帛3000匹,其余珍珠、玛瑙、玉器贵重之物若干。
“看来刘晟确实积攒颇丰啊,出手倒也大方!”刘承佑道。
收起礼单,刘承佑反应倒也平淡,若是国初穷困之时,或许还会让他心里起些波澜。交给张德钧,刘承佑吩咐着:“充入内帑吧,另外,将那些贵重之物拿个后宫诸妃挑选,一人两件,算是朕的赏赐吧!”
“是!”
“你看那陈延寿如何?”刘承佑突然问张德钧。
张德钧有些发愣,皇帝怎么会问起他,但还是谨慎地答道:“未曾接触,小的不敢妄言。”
刘承佑则道:“那你抽空去宾馆,替朕接触接触,此人为宦者,能被刘晟派遣为使,在岭南宫中应当有些影响力,日后,或许用得上!”
“是!”张德钧立刻明白了刘承佑的意思,这又是要秘密策反了。至于为什么派张德钧去,都是宦官,或许共同话题多些。
当然,就目前而言,南汉主刘晟当朝,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乱政。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正史中,要等刘晟驾崩,其子刘鋹继位后,南汉才正式朝着“奇葩”进化。
到那个时候,才是为不少人所熟知的,在南汉,想要当官,必先行阉割。理由也荒愚可笑,就是群臣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王室。
当然,另一方面,与宦官之祸相对应的,便是巫政之弊,从刘晟开始,便是亲信巫女,由彼等干政,决国事。
刘承佑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有些模糊,不过如今经过赵普一番讲解,又逐渐清晰了,并且有了些更深的了解。
“如你所言,伪朝弊政若此,不足虑也,山岭瘴气也不足以为其屏障,早晚必取之!”意态之间尽显自信霸气,刘承佑对赵普吩咐着:“传来使吧!朕倒要听听,其来意如何?”
“是!”
没有一会儿,南汉使臣陈延寿在内侍的引导下进入崇政殿,扫着威严大殿,御案高凌,只瞟到点案后的明黄身影,下意识地便拜倒:“小的陈延寿,参见陛下!”
这哪有一国使臣的风范,狼狈之表现,近乎家奴。刘承佑在案上,正吃着饼,喝着粥,花样丰富的清粥尚冒着热气。
抬眼打量着陈延寿,一身华服,穿金戴玉,珠光宝气,胡子修得很好看,满身得体,但其表现与之相比,却是反差极大,在刘承佑看来,与汉宫之中的那些内宦、太监们并没有多少区别。
“使臣何来啊?”没有让其起身,刘承佑仍旧慢条斯理地啃着饼,随口问道。
陈延寿似乎有些紧张,脱口应道:“小的自番禺而来。”
对其回答,只能用“实诚”来形容了,刘承佑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此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天子——”
话刚说出口,便被侍立在旁的赵普给喝断:“大胆!大汉天子在此,你家国主焉敢僭称,难道不知此乃十恶灭族之罪吗?殿前卫士何在,将此獠锁拿出殿......”
刘承佑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并没有表态,任由赵普发挥,对其逾越不以为意。
而被赵普这番喝骂,陈延寿愣了下,随即面有惧色,反应过来,连忙朝刘承佑磕了下头,道:“小的有罪9请陛下饶恕啊!”
挥了下手,撤去入内的卫士,刘承佑看着陈延寿的目光也有些冷淡:“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雄立于中原,朕居以御天下。这些年来,朕东征西讨,南唐、西蜀争相臣服,他刘晟还敢僭居帝位,欲对抗大汉吗?”
“这......”陈延寿听汉帝这般说,心里有些委屈,他只是个内侍使臣,与他无干啊。
见其狼狈表现,刘承佑又淡淡道:“说吧,刘晟遣你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国主派小的来,一为庆贺陛下文治武功,收取荆南、湖南;二为桂阳山口的冲突解释,请求陛下谅解;三为修贡通好,欲与陛下永结同好,约为兄弟之国......”这一回,陈延寿却是回答地熟练了几分,明显是背过的。
只是,经刘承佑君臣那般震慑之后,仍旧照本宣科,可见其愚,抑或是过于紧张了。
“呵,呵呵......”刘承佑不禁笑了,笑声飘荡在殿中,击打在陈延寿心头,令其发慌。
“赵卿,你听清了吗?那刘晟竟然还想与称兄道弟呢!”
回过头,刘承佑目露寒光,冷冷直视陈延寿:“朕问你,大汉立国已九载,这么多年,为何到如今,才遣你北上修贡?”
“国主早有修好之心,只是山高路远,道途难行,再兼前与湖南交恶,受阻于周逆,因此而有所怠慢。所幸陛下英明神武,一举收取荆湖,消除逆乱,使岭南与中原相通,国主渴盼数载,终可遣使来朝,以表衷心!”陈延寿应道,大概是慢慢地适应了皇帝的气场与殿中的气氛,回答得倒也从容了许多。
注意着此人脸上明显的谄媚之色,刘承佑心里谈不上厌恶,也并无什么情绪,实则他脸上的波动都是作秀成分多些。
“这么说来,倒是朕误会刘晟了,没能体谅他的难处?”刘承佑悠悠道。
“陛下言重了!我家国主岂敢?”陈延寿拜道:“只是久未来朝,心存忐忑,如能得陛下谅解,那是敝国上下的荣幸。小的能替国主,拜谒陛下,耳闻圣音,亦是小的几世修得的福分!”
这阉宦,倒也蛮回说话的,在南汉,就是这般整日谄幸刘晟的?
“罢了!”听其言,刘承佑摆了摆手。
“谢陛下!”
“先别忙着些!”刘承佑打断他,逐渐收起了所有情绪,盯着陈延寿,认真地说:“你的来意,朕听的很清楚!刘晟道贺之意,朕心领了,桂阳山的冲突,朕也计较。”
“至于两国同好修贡,朕也同意,但是!”刘承佑的话里明显有个停顿:“有两个前提,其一,改国号,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其二,去帝号,岭南世为国家臣属,这是不容更改的。至于称臣岁贡之细节,朕自会遣人修订,届时你带回去!”
“听明白了吗?”刘承佑声调一扬,让陈延寿身体不由一震。
“小的明白了!”赶忙应道。
“明白了就好,回去敬告刘晟,要修好,就要拿出诚意来!”刘承佑淡漠道。
“是!”
说完,刘承佑厉色隐去,表情又变得温和起来,看着陈延寿,语气中竟带着点笑意:“跪了这么久,腿也酸了吧,平身吧!”
闻言,陈延寿这才反应过来,入殿之后,自己一直是下跪问对,实有失一国使节的风度。不过,突然面对汉帝那温和的语气,一时间也有些受宠若惊:“多谢陛下!”
“你自番禺到京,冒暑远来,一路辛苦了,这几日,可在东京好好休息,看看开封风物!”刘承佑又说。
“是!”
待陈延寿退去,刘承佑却是不禁大摇其头:“有此等人为使,可知刘晟用人、治政之弊了!”
“陛下同意与伪朝修好,实乃一石三鸟之策啊!”赵普则朝刘承佑恭维道。
“是吗?说说看!”刘承佑似乎有些意外。
赵普说:“其一,可稍安伪朝之心;其二,不论岁贡多少,皆可补充财用;其三,趁着修好的时间,我朝可整军修武,既为南进做准备,同时发兵取川蜀!”
“于朕而言,倒也仅看中了那点岁贡小利,只因为短时间内,无意继续南下罢了。至于其他,却无碍于大局,天下形势如此,又有何人,何等势力,能阻朕成就一统?”刘承佑淡淡道。
“陛下之睥睨豪情,令臣钦佩啊!”赵普说。
刘承佑笑了,每每听赵普说些吹捧之辞,他就觉得心浮异样。千古名臣,也是会进谗献媚的,他对此越发有体会了。
“这是此番伪朝入贡礼单,请陛下御览!”赵普呈上一封册章。
翻开稍微浏览了一遍,金2000斤,银5000斤,各类药材1000斤,绢帛3000匹,其余珍珠、玛瑙、玉器贵重之物若干。
“看来刘晟确实积攒颇丰啊,出手倒也大方!”刘承佑道。
收起礼单,刘承佑反应倒也平淡,若是国初穷困之时,或许还会让他心里起些波澜。交给张德钧,刘承佑吩咐着:“充入内帑吧,另外,将那些贵重之物拿个后宫诸妃挑选,一人两件,算是朕的赏赐吧!”
“是!”
“你看那陈延寿如何?”刘承佑突然问张德钧。
张德钧有些发愣,皇帝怎么会问起他,但还是谨慎地答道:“未曾接触,小的不敢妄言。”
刘承佑则道:“那你抽空去宾馆,替朕接触接触,此人为宦者,能被刘晟派遣为使,在岭南宫中应当有些影响力,日后,或许用得上!”
“是!”张德钧立刻明白了刘承佑的意思,这又是要秘密策反了。至于为什么派张德钧去,都是宦官,或许共同话题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