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剑雨烛心
    九儿的目光,迎上忍者的目光。

    “伊贺忍侠,神能无敌,二十余年前,曾在闽浙一带偶现侠踪,莫非便是前辈,”

    “正是。”

    “前辈数度前来,令我等后进又能一睹伊贺秘技,后辈实在不胜之喜。”九儿问:”却不知前辈今夜在此出现,又是为何?”

    “晚辈本想多聆前辈教益,怎奈身有急事,但望前辈能借路一校”

    九儿顿了一顿:“改日必定再来请教。”

    忍者突然仰首狂笑了起来,凄厉的笑声,震得梅林的梅花部落下,浓雾仿佛也淡了些。

    九儿面露诧异,也不知他笑什么?

    “改日再来请教?”忍者狂笑着:“当年我来到中原武林,本是向往中原的武术博大精深,而且自从来到中原武林之后,我也从来没有做过伤害理的事情,结果却处处被人排挤,最后还被人暗算深受重伤,这次回来我已发誓一定要杀够一千人,再离开。”

    他如刀锋般的眼睛直逼九儿。“你是第八十三个。”

    “你是第八十三个。”

    话声刚落,就见一道闪光自忍者的左胁飞出。

    九儿只觉得光芒耀眼,一道鹰钩般的银光已迎面而来,来势快如电击。

    她身子立即一扭,滑开七尺,谁知那银光竟仿佛像是有眼睛的,如影随形地跟着飞了过去。

    九儿双脚连错,身影闪动,连闪七次。但那银光就宛如夜星般的令人不知该如何闪避。

    九儿的右手,忽然向前伸出,由左往右,顺势划了一个圆圈,在她所划的圆圈内,突然有两点乌星飞出。

    “呛”的一声,满银光忽然消失了。

    “竟然破了我的‘死卷术’。”忍者双眼暴怒。“哼C,再瞧瞧我的‘丹心术’。”

    忍者翻身,手一扬,一片紫色的烟雾仿佛海浪般地卷向藏花。

    雾中似乎还夹着一点亮晶晶的紫星。

    紫烟一起,九儿的身子立刻后退,立刻冲跃起。

    “轰”的一声大响,如电闪雷鸣,紫烟立刻暴剔“而开。

    本来在九儿身后的一棵梅花,竟然被从中间炸成两段,炸开处如遭雷击般地被烧成焦炭。

    一阵寒凤吹过,梅花片片飞飘,一棵做然挺拔的梅树,一瞬间竟然全部枯死,纯白如雪的花瓣也一刹那间变成枯黄色。

    九儿有点吃惊。”东流忍者,神通果然广大。”

    忍者双眼突然射出一种既兴奋又哀怨的光芒。眨也不眨地凝注藏花,目光中逐渐散发出一种妖异之光,也仿佛带着种妖异的催眠之力。

    九儿脸上虽然有着笑意,但全身上下,每分每寸都已充满了警戒之意,眼睛却只盯着忍者手中的武士刀。

    忍者横举过眉的刀,缓缓移向前,缓缓竖直起来,左手也缓缓靠向刀把,然后双手一握,一用力,一扭。

    刀身的光芒,如一泓秋水,碧绿森寒,刺入肌骨。

    一望见忍者这种姿态,藏花眉头微皱。“迎风一刀斩?”

    “是的。”忍者狞笑。“这‘迎风一刀斩,乃剑道之精华,剑出见血,剑出必杀。”

    刀锋朝着九儿,忍者妖异的目光凝注着她。

    刀光和目光已将藏花笼罩。

    刀,未动。

    刀虽未动,但自刀锋逼出的杀气却越来越重。

    九儿不敢动。

    她知道自己只要稍微动一动,一定有空门露出,对方的“必杀”之刀,一定就会立刻砍了下来。

    以静制动,本就是武功的最高精华。

    “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不发则已,一发必郑”

    高手相争,岂非正是一指便可分出胜负。

    浓雾迷漫,风声瑟瑟,地问充满了肃杀之意。

    柔柔的流水声,也似越来越远,甚至已听不见了,大地间只剩下忍者和藏花有节奏的呼吸声。

    越来越重。

    “静”的对峙,实在比“动”的争杀还要可怕。

    固为“静”比“动”还要难。

    “动”你可以看得见,你可以随时预防。

    “静”却充满了不可知的危机,不可知的凶险。

    ——谁也无法预测忍者这“迎凤一刀斩”的第一刀要从何处斩下。

    在这残秋酷寒的夜里,九儿已感觉到汗珠一粒粒自她鼻尖沁出。

    忍者双眼依然闪着妖异之光,甚至连刀尖部没有一丝颤动。

    但就在这时,突然有一缕寒风,直袭九儿的脸上。她眼睛眨了眨。

    眼眨,刀也动。

    忍者轻喝一声,掌中的武士刀已急斩而下。

    这一刀看来平平淡淡的,但是却很快,快到今人无法感觉它在动。

    快到很平淡。

    这一刀实在太平淡了,但平淡中却带有武术之精华,临敌之智慧,世人所能容纳之武功极限,已全部包涵在这平淡的一刀中了。

    忍者目光已红,满身衣服也已被他身体内所发出的真力,鼓动得振振有声。

    这一刀,已必杀,他已不必再留余力。

    “迎凤一刀斩”真的能无敌于下?

    刀凤来到时,藏花身子已躺下,手中的铁箱子已飞出迎向刀锋。

    “哨”的一声,火花四射。

    铁箱子竟然被斩裂开了。

    火花一起,逼饶杀气就消失了。

    铁箱子一裂,刀口竟崩开一个缺口。

    火花一失,九儿的人就已翻至忍者的背后,双手凝力,拍向忍者背部。

    “嗯”的一声,忍者向前乒,口中吐出一口鲜血,但他的脸上却没有痛苦之色,他忽然大笑了起来。

    九儿却动也不动地站在那儿,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汗水却已从她的额头流下。

    她的双手竟已有血丝沁出,顺着手指一滴一滴落下。

    忍者大笑站起,拿起已裂开的铁箱子。

    藏花没有动,她只眼睁睁地看着铁箱子被忍者拿去。

    “这是伊贺独创的‘无悔术’。”忍者大笑。“轻拍者,一个对时必死无疑,你刚刚那么用力,最多活不过两个时辰。”

    九儿的嘴唇已困用力咬着,而沁出了血,她的脸上仍然没有表情。

    没有痛苦,没有后悔,没有情感,却有着一丝恨意。

    忍者再次狂笑。

    狂笑声中,他的人影已消失在梅林深处。

    地间只剩下九儿。

    溪水尽头的那一点亮光,似乎越来越亮,也越来越大。

    大地凄凉,浓雾依旧迷漫。

    寂静中,突然传来一阵洞萧的声音。

    寒风吹着。

    浓雾迷漫的溪水上,那一点亮光逐渐明亮。

    不是灯光,是炉光。

    炉火在舟上,洞萧声也来自舟上。

    一叶孤舟,一个的红泥炉,闪动的火光,照着盘膝而坐在船头的一个老人。

    青斗笠、棕蓑衣,满头自发如雪,他正专心地吹着洞萧。

    带声低沉、凄凉。

    风中夹带着一阵阵苦涩而清冽的芳香。

    香味来自炉火上的瓷罐。

    炉火上煮的也不知是茶?还是药,

    一叶孤舟,一炉弱火,一个孤独的老人,一支洞萧。

    萧声哀怨。

    对这舟上的老人来,生命中所有的悲欢离合,想必都已成了过眼的云烟。

    他是不是也已将死?

    听见萧声,本来不动的九儿忽然动了,她转身望向舟上的老人。

    “船上的老丈,你能不能把船摇过来?”

    萧声停止。”你要干什么?”

    “你一个人坐在船上吹萧,我一个人站在岸上发呆,我们两个人为什么不坐在一起聊聊,也好打发这无情漫漫的一夜。”

    老人没有开口,萧声却又响起,轻舟已慢慢地靠了过去。

    炉火上的瓷罐,水已沸了,苦涩清冽的香气更浓。

    “这是茶?”藏花已坐上舟。“还是药,”

    “是茶。”老拳淡他。“是药。”

    老人看着闪动明灭的火花,衰老的脸上带着种很奇怪的表情,哺哺地接着:“你还年轻,也许还没有懂得领略苦茶的滋味。”

    “我却知道,一定要苦尽才会有余甘。”

    老人抬头,看着她,逐渐笑了,脸上每一条皱纹里也都有了笑意。

    一种经过风霜的笑意。

    老人提起瓷罐,倒了一杯。“好,你喝一杯。”

    “你呢?”

    “我不喝。”

    “为什么?”

    “因为世上的各式各样苦茶,我部已尝过了。”

    这是句很凄凉的话,可是从他嘴里淡淡他出来,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你既然不喝,为什么要煮茶?”

    问得好。

    “煮茶的人,并不一定是喝茶的人。”

    世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年纪轻的人,当然还不太明白。

    九儿接过已斟满昔茶的杯子。

    茶还是滚热的,盛茶的杯子虽粗却很大,她一口就喝了下去。

    无论喝茶还是喝酒,她都喝得很快。无论做什么,她都做得很快。

    这是不是因为她已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也一样会结束得很快?

    昔茶已喝干,人是否已将死,

    “有句话我若出,”藏花笑着,“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吧!”

    “我已是个快要死的人。”

    “人只要一生下来,就已开始在等死。”

    “我的是真的。”

    “我看得出。”

    “你不准备赶我下船,”

    “既然让你上了,又何必赶你下呢?”老饶话充满了哲理。

    “可是我随时都会死在这里。”藏花:“死在你面前。”

    “我看见过人生,也看见过人死。”

    “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不愿让一个陌生人死在我的船上,”

    “这是实话。”老人,”可惜你不是我,你也不会死在我的船上。”

    九儿大惊。”为什么?”

    “因为你遇见了水无吟。”

    “水无吟?”藏花问:“水无吟是谁?”

    “我。”

    “你?”九儿又问:“遇见你,我就不会死?”

    “是的。”老饶声音很冷淡。”你遇见了我,就算想死都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我也不想让一个陌生人死在我的船上。”

    听见这句话,九儿笑了。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