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上元宝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假道士(一)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咱先不说萧大仙的来路,来听一段民间流传的故事吧!

    那是汉景帝刘启及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咸阳城南关住着茅氏三兄弟。老大叫茅盈,老二叫茅固,老三叫茅衷。

    茅盈年方十八,即看破红尘,提笔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人生感慨。遂离家赴北岳恒山,苦读勤研老子书及《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

    后来师从于王君,得长生之术。因靠近龟山,又一次竟然面见了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得道而归。

    茅盈得了道,而他两位弟弟却做了大官。老二茅固,举孝廉,官拜执金吾、武威太守;老三茅衷,官拜五更大夫、西河太守。

    茅盈飞升成仙,两兄弟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之巅。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超尘拔俗,得道成仙。因茅家三兄弟掌管,此山遂易名为茅山。

    齐、梁年间,大宗师陶弘景在此创立了道教茅山派。《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陶公同他的弟子们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0

    陶弘景在茅山隐居修道之时,梁武帝经常以书信的形式询问朝中的大事,因此人称陶公为“山中宰相”。

    茅山号称人间“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果然名不虚传。云上元宝从流传千五百年后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摘录了陶弘景大宗师的一段美文,作为证据: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说了这么多过去的事,终于说到了陶弘景的徒弟王远知。此人和咱大唐高祖、太宗皇帝倒是缘分不浅。

    据说早些时候,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做晋王时将他请到扬州。谁曾料到他早就预感到隋朝气数将尽,便略施小计,将自己的头发胡须变白,最后吓得杨广赶紧将他打发走。

    不过,他倒是心甘情愿假托奉老君之旨,向高祖李渊“密传符命”,还预告秦王李世民将成为“太平天子”。高祖闻之大喜,授王远知朝散大夫,赐紫丝霞帔和缕金道冠。后太宗李世民又追加其为光禄大夫,赐于茅山建太平观,度侍者二十又七人。

    王远知弟子潘师正,尽受茅山宗道门隐诀及符箓。潘师正又有弟子十八,司马承祯是集大成者。

    当今圣上,贵为天子,九五之身,笃信自己为老聃李耳之苗裔,于三年前遣使迎接司马承祯入东京洛阳,安排他住在皇宫之中,登坛受箓,拜为帝王师。

    时至今日,开元十二年,上行下效,尊崇圣教。四海之内,道观林立,崇道已蔚然成风。就陇右东部而言,平凉之崆峒山,五泉县之兴隆山、皋兰山,修道之人数百。

    话说去岁金城来了位倒骑毛驴的老汉。最让人称奇的是,他休息时,能够将驴折叠起来,放入口袋——原来这是一匹纸驴;若需要时,展开纸驴,吹一口湿气,驴便活了。

    此驴非同寻常之驴,日行数万里,可以飘洋过海,真是无所不能。老汉则面朝后,倒骑在驴背上。

    老汉不是别人,正是八仙之一的张果。

    此仙一路打着渔鼓简板,唱着陕北道情,讲着劝化世人的故事,往金城东北的中兴观而来。金城里万人空巷,男女老少都将他团团围住,围了个里八层外八层,水泄不通。

    大伙听这古怪的老道唱完一曲道情,还想听再唱一曲,不放他走。可大伙眨眼间,变魔术似的,老汉和他的毛驴已经出了万人重围,在金城道观中兴观门口了。

    中兴观的老道长俗姓吕,年过古稀,须发全白,但筋骨硬朗,精神矍铄。只见老道长陪着这仙人进了道观。随后,大门紧闭,七日七夜未见二人踪影。后来便听说这神仙已经被圣上请进了宫里做客去了。

    据此,金城民众便猜测中兴观的吕道长受了这神仙的导引,沾了仙气,道行深不可测。

    前不久,吕道长还请了金城的丹青高手,在道观内的墙壁上,绘了一幅张果老神仙倒骑毛驴的画。画旁提几句诗,竟不知是出自谁人之口:

    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说风就是雨,胡刺史对去见中兴观吕道长兴致很高。一听萧大仙说突然闹肚子,去不了,刺史大人内心甚是不愉快。

    江涛笑道:

    “这有何难?大仙闹肚子,只消吕道长炼丹炉里的一粒灵丹嘛!”

    萧大仙弯腰死死抱着个大肚子,脸上的表情看似痛苦得有点夸张,一边呻吟一边拔腿往茅房那边跑去了。

    胡刺史道:

    “萧道士,本官同刚匠作就在茅房门口等着。你可要利索点!”

    萧大仙心想,胡刺史都蹲守了。他硬要让我去见那个真道士,这可咋办呢?

    早就听说那吕道长可是道行了得,我这么个冒充道士的假大仙,哪敢在真神仙面前抛头露面?更何况自己的度牒也是假冒的,哪能经得住仔细查勘?要是被那老道识破,岂不要被放在炼丹炉里用三昧真火吧我这凡胎肉身烧成黑糊糊!

    想到这里,萧大仙竟从茅房隔墙跳了出去,绕了个大圈子出衙门去了。俗话说,逃过和尚逃不过庙,躲过初一躲不了十五。他转念一想,不如索性出城去吧,再不回来,看他胡刺史还能把本大仙咋地?

    萧大仙下定了决心,便往胡刺史馈赠予他的大宅子里去拿金银细软。无奈这些年在金城坑拐骗,所获辎重装了满满一屋子,拿也拿不走。急死人了!萧大仙额头直冒汗,觉得冷涔涔的。

    “当当当——”

    有人敲门!萧大仙蜷缩在屋子的门扇背后,只听外面有人喊:

    “萧道士在家吗?刺史大人请您赶快到衙门里走一趟!”

    萧大仙假装屋里没人。可又听门外有人嚷嚷了起来:

    “刺史大人有令,让我们带不回来萧道士,就别回去见他!要不——,我给咱逾墙进去瞧瞧!”

    萧大仙一听这话,多也躲不了了,现在出去也无法解释。他随机应变,掀起被子,假装睡着,还打着呼噜。

    “哎呦,你们瞧,我这咋就睡着了呢?”

    萧大仙假装惊醒,赶忙下炕靸鞋,随着来人回了州衙。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