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上元宝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合资办厂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江氏座驾一时间成了州衙标配,金城富贾们纷纷订购,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曹萨宝不愧是胡商中的侦察机,很快便向江涛伸出了橄榄枝。他想同江涛合作打造“江氏座驾”加工坊。甲方无偿提供场地,乙方出技术,抛过木料、铁料以及人工成本,不管三七二十一,获利二一添作五。

    江涛知道这是一只老狐狸,有点犹豫不决。不合作,资金短缺,没有员工,预订的车子三年五载都打造不出来;合作嘛,这些问题当然迎刃而解,车坊的品牌自然也就打造成功了,可这个曹仁惠会不会耍什么花招呢?

    他决定先拜访拜访孔二哥,听听他的看法。孔二哥不假思索,激动地说:

    “这是好事,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呀!三弟,放手去干!有二锅锅在,他曹仁惠敢耍什么花招?”

    思虑再三,江涛小心翼翼地拟定了合同条款。曹仁惠懂什么“合同”,他只晓得约法三章签字画押。这倒也比所谓合同简洁明了得多。曹仁惠干这事真是行里人,三下五除二,痛快淋漓。

    鸡翎子蘸墨,白纸黑字,双方签字画押,还请了胡刺史、孔二哥、杨总管做干证。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双方竟然疏忽了一个大问题。在“江氏座驾” 马车加工坊的选址这个大问题上双方出现了明显分歧。江涛坚持以东市现有的车行为基础,让萨宝出资扩地投资建加工坊。曹仁惠却坚持将车行搬迁到河对岸的金城驿馆舍商队大本营所在地,他自然会建个马车加工坊。

    胡刺史当然希望车行建在城内,一方面带动城里的经济,另一方面扩地的金帛收入就能纳入州府衙门的仓库。孔武和杨雄也极力反对将车行搬过河建在胡商大本营。

    “二位,本校尉倒是有个好主意。何不将车行建在金城关南岸的大道边?那儿的戈壁滩不要一两金银不说,还能方便顾客,方便你们二位呐!当然,本校尉车子坏了更便于维修!萨宝、三弟,你们说是不是?”

    别看孔校尉大大咧咧,还真有点眼光。他瞅下的这块风水宝地早就有人要建客栈了,不过每次都会被他赶走。

    对于这个建议,江涛自然乐于采纳。曹仁惠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只不过他心里十分清楚,在孔武的眼皮子底下做生意,有时候搞个小动作也就有点风险了。

    也罢,只要能将刚木匠这个活宝拉拢过来,就不怕没钱赚。据他打听观察,这小子干啥啥成行。舍不得鞋(音孩)子套不住狼,这回亏点不要紧,放个长线钓条大鱼没有什么不好的。

    说实在的,江涛一看见曹仁惠,心里就起鸡皮疙瘩。因为此前所有的蛛丝马迹都指向一个基本的事实,老岳丈郑老伯的确是因为掌握了提纯精盐的技术而被人加害。而这个虽简单粗糙但价值不菲的技术目前已经有人掌握了,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曹仁惠。

    同曹仁惠合作,江涛觉得很有风险。但是,他甘愿冒这个险,就像他答应给张有年家翻新房子一样,他相信总会有意外收获的。

    随着时光的流逝,郑老伯之死冤案蒙尘。除了云上元宝的几位忠实粉丝还念念不忘,时常提及,州衙法司的官吏们早已经将此事抛之脑后。此事在金城兰州如同石沉大海,连一朵水花都没能溅起,无关别人痛痒。

    不过大家别忘了,我们的主角江涛并非忘恩负义之徒。他爱郑允儿,他敬郑老伯。郑老伯对他恩重如山。这小子内心深处的火焰一直在燃烧,灼得他好难受。就像地壳深处的火热的熔岩,迟早会喷涌而出的。

    他无数次地对天起誓:老岳丈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可现在,他不得不假装忘掉这事。他早就明白,郑老伯只是一介草民,他的死不会让胡刺史他们眨一下眼,而自己眼下也未尝不是一根草芥。\0

    有钱能使鬼推磨,自古以来都是这个理儿。“江氏座驾”的加工坊很快就动工了。江涛想到了南山岔的郑老大,务着几畦薄田,一年苦到头,即使风调雨顺最好的年景,交过皇粮剩下的也只能添饱肚子。

    他想请郑大哥来帮忙打理车厂,无论如何都不比务农差。看在允儿的面上,他想将郑大哥两口子请到城里来,将他们拉出那片无边无垠的苦海。

    可是江涛想错了,郑大哥根本不会离开南山岔的。他的心里只有田地,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立身之本,岂能说扔就扔?

    郑老大对于妹夫将老二两口子叫到马场做工并不乐意,因为他认为老二背叛了土地,迟早有一日会饿着肚子回来的。

    我们不要忘了江涛的特异功能,他能预知大事。他隐隐看到,几十年后金城将成为吐蕃骑兵的天下。可究竟是几十年,他现在也无法说得清楚。

    他想挽救这里的黎民,让他们老早离开土地,去放牧、去参军、去经商、去做工,以免在战火硝烟中生灵涂炭,在异族铁蹄的践踏下痛苦呻吟。可他做不到,他没办法让所有的人脱离苦海,脱离这种生死轮回!

    他唯有自保、自救,保护好亲人。

    车行加工坊的建造不需要太多的周折,圈地、平整、苫几座四面通风的大棚屋能够遮风挡雨就可以正常运转了。不过这最关键的加工组装技术还得保密,因此粗加工与细加工还有组装工棚各占一角,相距甚远。

    做工的人不少,懂技术的只有江涛和小东子。可江涛本人这几日要忙衙门里的事了,他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

    小东子年纪轻轻,却一下子成了车场的技术骨干。他已经学会了根据图纸加工组装车子,能够指导着那些比他年长得多得苦力加工木料。可江涛仍然放心不下。

    他决定聘请孔武兼任副厂长。这样若有什么事,小东子就可以随时找他帮忙解决了。他还从打造大筒车时一块做过工的本地匠作们中间挑选了两位小匠作,把他们带成徒弟。

    这两位小匠作一位叫章栋,一位叫章梁,是一娘生的亲兄弟。章栋为兄长,年方十八,生得虎头虎脑,为人憨厚,做活踏实;章梁是小弟,年方十七,口齿伶俐而又手脚麻利,悟性很不错。小东子年龄最小,却跟师傅时间最长,自然成了大师兄。

    他们几个都有木匠的基本功,所以江涛只教给他们如何识图纸以及加工组装马车时的注意事项即可。最主要的是叮嘱他们妥善保管图纸,细加工与组装的工棚不宜让外人靠近,包括老板曹仁惠。

    预订座驾已经突破百辆,车行只好限量预售。不料限量销售的策略还真神奇,连周边凉州会州的顾客都吸引来了。

    木料加工全靠手工,这么几个年纪轻轻的娃娃,耐力也不行,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工。这可咋办?急得曹仁惠直跺脚。

    江涛建议直接引进马车,改装速度要快得多。他从杨雄杨总管那里借来了一个样品,曹仁惠一瞅眼都有点麻,这可是自己前一阵子偷运货物时上演金蝉脱壳用过的大秦马车!

    对曹萨宝而言,搞到一批次这种马车并不难。问题在于搞来这东西会不会中了这小子的招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