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上元宝

第五十二章 钦差驾到(一)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江涛向县令汇报了洪水淹没碱盐土的情况。

    “刚公子,噢,三弟,说曹操曹操就来,你来得正好!”

    “大——,大哥,我是来向您汇报盐坊的情况的。前两日南山岔来了大山洪,碱盐土被淤泥漫过了。幸好盐坊还储着点碱盐土,这个月的产量没问题。可下个月就得停产了。”

    胡县令捋着喧子沉吟片刻,道:

    “那就先停产吧。正好,昨日郡府来了加急文书,说是朝廷委派宇文云大人为劝农使巡行州县,现正在秦、渭二州,三日之内抵达我金城县。

    “此人现为我大唐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虽系五品郎官,却深得圣上赏识,今后必飞黄腾达!

    咱金城县农牧业尚欠发达,可本官在南山岔分官牛助农耕,还有三弟带领着乡亲们修梯田、养牛羊的事儿,劝农使大人一定会感兴趣的!”

    “噢,大哥的意思在下明白。该咋做,请您明示。”

    “好,不愧是我的好兄弟!你切记,从明日起,你的盐坊得暂时停产!劝农使大人一日不离开金城地界,咱就一日不能让盐坊的烟囱冒烟!咱兄弟可得感谢这场山洪,把挖碱盐土的痕迹漫得干干净净。

    “还有,在长官面前哪些话可讲,哪些话不可讲,我想三弟不会糊涂。可南山岔的黎首们,就难说呐!三弟还得想想办法才是。”

    “大哥,南山岔人不多。他们分到了官牛,得到过好处,只要您捎句话,这事其实不难。”

    “那好,这两日再给南山岔分几头官牛,让他们每家每户一头官牛。你看咋样?”

    “这太好了,大哥真是咱金城黎民百姓的好父母官!”

    “还有,劝农使要和吏民座谈交流,你要随传随到,有个心理准备啊!本官想着将南山岔的梯田、西瓜种植以及牛羊牲畜牧养,好好向劝农使大人介绍介绍!”

    “大哥这想法不错!”

    “哎,你小子度了几日蜜月,嘴巴咋像抹了蜜!哈哈哈,你孔二哥没能见到新娘子,一直耿耿于怀呢!前日里他还说,刚老弟小两口若能住在县里多好,凡事互相有个照应,隔三差五约上唱唱歌、跳跳舞,岂不潇洒?”

    “多谢两位兄长牵挂,在下不胜感激!”

    话说江涛去了趟县里,又带回来几头官牛,分给了南山岔人。至此,南山岔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头官牛。大伙说还是郑老头的尕女婿厉害。

    趁着这个机会,他将县令大人的意思传达给了保长。保长理直气壮地吩咐邻长,几位邻长跑得屁颠屁颠,分头到各自的几户人家去做工作。乡亲们都表示,刚公子怎么吩咐,大伙就怎么说,怎么做。

    两日之后,钦差大臣劝农使宇文大人果真来到了金城县。

    劝农使一行先详细查阅了该县近三年来的户籍、田籍以及课税簿册,将户田税一一对照,同时将其消长情况记录在案。他还亲自带了人马到县衙平仓、义仓去查看粮食储备情况。

    刺史大人、胡县令毕恭毕敬,在一旁恭候待命。心都快蹦出来了,生怕有个一差二错。

    胡大人这时心生感慨,宇文大人果真不同凡响。这做事风格,在万岁爷面前不大红大紫才怪呢。

    天色已晚,宇文大人竟然不知疲倦。他命令州县两级长官,立刻召集主要领导,户、田、税的部门负责人以及百姓代表,讨论有关赋税问题。

    还好,县令大人老早就让江涛在县衙客房待命了。

    县衙院内烛火通明,亮如白昼。铠甲勇士分列两队,手握兵器,虎视眈眈。

    江涛瞅了瞅大堂之上,平日里胡县令四平八稳坐着升堂断狱的位置,端坐着一位官员。

    这官员身材魁梧,脸如刀削,五官分明,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着五品文官绯色制服,骨子里却带着武将威严,让人望而生畏。

    江涛心想,此人定是那钦差大臣劝农使宇文大人。

    他身后两名士兵,腰佩长剑,背抄着手,挺拔得像两棵松树。既是侍卫,又是仪仗。

    刺史县令身着绿袍,分别坐在两侧。二人两足平措,两手端垂,规规矩矩。其他人等,皆肃立下首。江涛也站在了最后面。

    “诸位,本使奉圣上之命,前来金城查访农牧民情。”

    说到“圣上”二字时,他特意顿了顿,拱了拱铜锤一般的拳头。

    “经今日翻阅档案资料,初步判定,金城州县两级,理解了圣上将发展农牧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基本国策,狠抓落实,成效显着!”

    江涛替胡县令松了一口气,再看县令大人,嘴角也微微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笑。

    “然,陇右十八州,兰州地扼要津;兰州二县,金城为要中之要呐!吐蕃、吐谷浑虎视眈眈,两位大人,诸位官吏,我们有无忧患意识?”

    刺史、县令大人慌忙起身,扑通扑通跪倒在地,谢罪道:

    “大人,下官有罪,下官有罪!”

    “啊哈哈哈——,两位大人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你们何罪之有?本官只是提醒提醒二位大人而已!”

    宇文大人捋捋长髯,接着道:\0

    “圣上时常告诫本官,国之根本,在于农牧。陇右是我大唐之右臂,务必大力发展农牧!圣训就在耳畔,本官怎敢懈怠!”

    “圣上圣明!”

    下面站着的官吏们齐呼口号,江涛几乎被吓了一跳。

    “今夜,我们共聚一堂,请大家畅所欲言,议议本地户田赋税问题,提提建议,本官会将各位的建议面奏圣上的!二位大人,你们先来吧!”

    两位大人分别陈词,讲了一大通,江涛没有记住一个字。接下来是分管户、田、司农、牧监等的发言,江涛听得昏昏欲睡。

    “哎,刚公子,到你了,到你了!”

    江涛前面的人都扭头看着自己,胡县令在前面连连招手示意,让他上前说话。

    “我?”

    江涛赶忙上前,行跪拜礼:

    “草民拜见钦差大人!”

    “免礼,请讲!”

    “在下一介草民,目光短浅,所言不妥之处,还请大人海涵!依草民看,金城县域虽地处茶马道要津,有黄河天堑,但是县域经济还不发达。”

    说到这里,江涛眼角瞥见胡县令连连向他使眼色。

    “不过,这有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草民认为,圣上励精图治,州县长官治理有方,体恤黎庶,这一状况正在不断改善。比如分官牛的政策,黎民百姓都很满意。

    还有,东皋里南山岔是个很苦窖的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县里带领大伙修整梯田,开荒种地,种植苜蓿,放牧牛羊,吸纳流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人丁增加了,农牧发展了,税赋自然不在话下。”

    “你说哪里?你是那里的黎民吗?”

    钦差大人声如洪钟,打断了江涛,问道。

    “回禀大人,我说的是金城县东皋里南山岔,草民正是那里的百姓。”

    “好,好,好!诸位,辛苦啦!咱们散会。两位大人,明日本官要到南山岔瞧瞧!”

    江涛没想到,自己的几句话竟成了这次盛会的总结语。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