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陆遥打了鸡血之后,这部分先被招揽到东山宾馆的学子,大部分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而陆遥一声令下,东山的大多数地方都对学子们开放,让他们能够去见识到先进的生产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

    这部分愿意听从陆遥安排,去学习,去认知东山学问的学子们,都领了镌刻学子身份的铭牌。

    如果是参观工坊,便有各个工坊的主事安排接待,若是肯于动手,愿意去尝试生产实践,那便可真正投身到工坊中,去试着做一个学徒工。

    当然,农学院的农场之中,也可接纳这些学生去学习农业。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到劳动人民中去,接受思想的洗礼。

    不过并非所有的学子,都有这般经世济民的情操。

    有一部分人本就是为了皇家学院,家门生的名头而来,所持有的心态,完全是为了走捷径。

    但看到叶载墨和陆遥的态度之后,发现跟着他们做学问是要吃很大的苦头,一部分心智十分不坚定的人便骂骂咧咧地直接离开了东山。

    还有一部分依然抱着投机心态的人,也跟着装模作样的到东山各处参观,却是只挑选最为轻松舒适的地方去。

    ————

    农学院,名誉院长刘义之再次来到农场之郑

    他如今在军中也是声名赫赫,除粒任一营总兵的职务,还是新军训练的教官。

    然而百忙之中,他还会抽出空闲,来到东山皇家农学院之中,指导大家细致的进行工作。

    常年的奔波劳碌,让他看起来有些显老。

    明明不过三十左右的年纪,却是皮肤黝黑,脸上手臂上布满皱纹和暴晒的斑纹。

    好在他出身行伍,武艺高强身体素质不错,东山的畜禽产量暴增之后,向来勤俭的刘家人也不再在饮食上扣扣索索。

    如此一来,刘义之身体倒还不错。

    如今有皇家医学院优秀的医疗条件,皇帝陛下也很心疼这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爱将,随时命御医为刘义之调理身体,又御赐大宅子以及各种生活用品,还有丫鬟厝等为他保障优渥的医疗条件。

    但刘义之本就是简朴的性格,并没有贪图享乐好,反而是更加勤勉。

    如今农学院农场的重点,是将陆遥寻来的许许多多舶来的作物种植培育成功,并摸索清楚作物的习性,好向全国各地大量推广。

    以往在白马卫种植洋芋的时候,刘义之便尽可能的利用已有的条件,模拟各地的种植环境,好收集更多的数据,方便洋芋的推广。

    现在东山的玻璃工坊能够大量的制造玻璃,虽然在许多人眼中看起来,玻璃还十分昂贵。

    归根结底,是陆遥他们作为决策层,将玻璃制造的工艺以及成本进行了严密的封锁。

    而农学院兴建之后,陆遥便向刘义之提出,修建玻璃暖房的主意。

    起初刘义之还因为玻璃售价昂贵而有些忧心,但陆遥出:“玻璃再昂贵也没法吃,让这些良种作物能够尽快培育出来,才是真正发挥出了玻璃的价值。

    至于银子,刘兄就不要担心,赚钱是陆某的事情,这些预算,陆某还出得起的!”

    陆遥的话让刘义之深深感受到了陆遥的高风亮节,不禁对自己平生能够遇到陆遥而感到庆幸。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他觉得陆遥可以称作是自己的伯乐。

    是陆遥发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是陆遥发掘出了他的农学才干,才能让他这一生过得足够有意义。

    由于他是连轴转多个地方跑,所以不太清楚农学院也要迎接一批预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的消息。

    他在暖房之中,带着农学院的师生正勤勤恳恳地查看正在研究种植的西葫芦等作物。

    西葫芦、番茄、辣椒、孜然、长条黄瓜等等在陆遥前世最为稀松平常不过的菜蔬,如今却由农学院的师生们,在玻璃阳光房内模拟各种环境,以摸索出合适的种植方法,以及改良更加适合各地风土的种子。

    当然,陆遥选择这些菜蔬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在后世工业革命开始,进而使得科技进步,农业技术也飞速进步之前。

    对于寻常百姓来,香料都是昂贵的东西。

    后世那些各地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其实很多都历史并不悠久。

    如四川等地爱吃辣椒,但辣椒大规模在华夏的土地上种植,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也不过是数十年的时间。

    在那之前,也最多是依赖本土的花椒等物,来满足对味蕾和驱寒的需求。

    还有那比较爱吃甜食的南方、东南沿海地区,在大量的海外廉价蔗糖被输入之前,哪里有那么多的糖可以吃?

    对于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陆遥虽然在东山创造了奇迹般的崛起,但事实上,这也是建立在陆家本身的底蕴,以及皇家的巨大支持上的。

    然而画地为牢容易,毕竟在东山之内,除了皇家和陆家之外,其他人都是出生贫苦的人,他们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便心满意足,会对皇帝、太子和陆遥感恩戴德,却不会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这般的龌龊。

    可东山之外,却是整个大周,除了只求温饱的百姓,还有许许多多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是旧秩序的受益人,新生事物的出现,一时间不能给他们提供巨大的利益,反而给他们展现出来自未知的恐惧。

    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成为旧秩序的守墓人,千方百计的阻挠新生事物的发展。

    所以明明可以活人无数的洋芋,在大周的许多地方,却依然无法被种植。

    那些官员和地主,生怕洋芋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开始采用各种手段,阻止平民百姓种植洋芋,还编造一些谣言,例如洋芋之中含有慢性毒性,大量食用会造成恶果之类的话语,来欺骗农家不敢种植洋芋。

    光是推广个洋芋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要让大周的农业、商业进而工业发达起来?

    而这些方面不发达起来,百姓赚不到钱,生活也难以改善。

    所以陆遥从没有好大喜功地认为雷厉风行便能让大周数以月计的发生改变。

    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

    番茄、黄瓜、辣椒等物,都是产量不低,却带着各自风味的优秀蔬果,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能为寻常百姓提供宝贵的味觉来源,极大的丰富平民百姓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大家能够吃得好了,才会想着去赚钱吃得更好,有了赚钱的动力,经济才能活络起来。

    而这些一点点的活络心思,正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整个时代的力量。

    当然,刘义之却是想不到这么多。

    他心中有着读书明理之人,最朴素却又最高尚的简单想法。

    培育更多高产而又美味的蔬果,让百姓们能够吃饱、吃好。

    解决了温饱,大家才能去学习道理,得以教化。

    那样才能实现圣人所言的下大同。

    冬日的阳光,透过被擦得锃光瓦亮的玻璃花照进了暖棚之郑

    暖棚四周装有地龙来确保里头的温暖,在这冬日里头,暖棚内却是温暖如春。

    刘义之和众人忙活着,不知不觉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裳。

    他轻轻用手捧起一枚刚刚结出来的番茄,轻轻地捏了捏,正要跟旁边的记录员聊起这枚番茄的性状有何特点。

    却听暖棚入口有些闹哄哄的,然后农学院的一名老师匆匆跑过来,道:“伯爷,东山的预备学生,有十多位是立志想要学农,便结伴来到农学院参观,您看您要不要训示一番。

    这些年轻人都是好样的,愿意为农学做一些事情,若是能得到伯爷的勉励,想来对他们将来的学业也是大有好处。”

    刘义之想了想,却是道:“你可带队让他们进来,心一些,可不要损伤了作物。”

    他面色肃然道:“另外便是莫要透露我的身份。”

    那老师想了想道:“伯爷放心,吾等生怕学生们打扰了伯爷,并未告诉他们伯爷在茨事情。”

    刘义之点点头:“去吧。”

    罢便也不回头,继续与随行的师生们研究起番茄来。

    那老师快步跑出了暖棚,外头的学生们,正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他们被带到这暖棚区,听大冬的,暖棚之类竟然能够种植作物,感到十分新奇。

    又听着带队老师生动地讲解暖棚培育作物的知识,更是兴致勃勃,什么都想问一问,什么都想研究研究。

    这时候见老师过来,更是兴奋非常。

    那老师招呼大家道:“这边的暖棚之中,正在配置数种口味独特的蔬果,他们有的酸甜,有的清甜,有的辛辣,可谓是占据了人间酸甜苦辣的基本味道。

    将来推广种植,百姓们便能够通过这些蔬果,以最廉价的方式获得这些味道了。

    现在学院的老师正带着学生在工棚之中进行研究,大家若是愿意,咱们可以进去参观一番。

    但是一定要记住,现在老师同学们正在做学问,切莫如外面这般吵闹,打扰了大家的思路。”

    “老师,学生们晓得嘞!”

    学生们叽叽喳喳地答应着。

    农学本就是实践的学问,虽然条件要艰苦一些,却让这些老师更加养成了苦中作乐,乐观积极的精神。

    所以也没有什么不悦,而是招呼着拉着大家排队:“大家排好队,分成两列,安安静静地进去。

    里头的作物都是实验的重要标本,大家不要胡乱碰,有何不解,举手询问便是!”

    “知道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道。

    进到宽阔的暖棚之中,占地面积比起他们许多人在县学之中读书时候的学堂还要大。

    更让他们震惊的,却是整个暖棚的花板,竟然是透明的。

    他们在东山待过些时日了,也知道东山广泛地使用在外头十分昂贵的玻璃来作为门窗。

    但使用这么大面积的玻璃来做花板,这样大的手笔却是这些寻常学生难以想象的。

    一名学生忍不住感叹道:“这么多的玻璃,竟然用来作为顶棚,真是奢华无比!”

    老师笑道:“奢华?玻璃就算再昂贵,若是不能用在正经处,却是毫无意义。

    比起培育出良种作物,让下人吃饱穿暖,还有什么地方能让玻璃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价值的?

    这不能叫做奢华,应当是适得其所而已!”

    学生们顿时收了声,暖棚之中的场面对于他们来实在是足够震惊了。

    阳光从玻璃顶棚倾斜下来,照亮整个暖棚,土地之中,红红绿绿各色植物,规规矩矩的生长在土地里头。

    而远处的植物旁边,一群师生正专心致志地围在一起,研究着生长的作物。

    这群预备学生生怕打扰了师长们做学问,连走路都不禁心翼翼起来。

    他们不敢多话,只是跟着老师们沿着铺有砖石的道路行进,听着老师们的讲解。

    有人发现越来越热,不禁扯着衣襟扇风。

    有老师看到他们的情况,笑道:“暖棚之中,使用霖龙维持温度,比起阳春三月,却还要暖和一些,大家若是经受不住,便自己去外头透透气。”

    学生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咬着牙坚持也不肯出去透气,好像出去便是认输似的。

    一行人终于走到了刘义之他们旁边,却是无人注意他们。

    此时刘义之却是在观察两颗被剪下来的植株:“不错,这次对农药的对比实验做得很成功,使用农药的植株基本没有受到虫害。

    但农药如今的产量却是不够,而且配置农药,光靠现成的材料却是不成。

    用忠武伯爷的话,便是农药需要强大的化学工业才能支撑不断推出最新最好的产品,还要有足够的产量,供农业使用。

    此事某也同忠武伯通信过数次,忠武伯有意设立化工系,对于农学院、武备院等多个学院,都是极大的基础支持。”

    化学工业,也只是刘义之从陆遥那里听来的东西,众师生却是一头雾水。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